查看: 818|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本土邮轮发展的路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20170325103458.jpg -->

图文无关,图/网络


本土邮轮的发展路径方面,先在国内市场的某个特定空间,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逐步积累邮轮建造和经营的能力。

本土邮轮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中国资本投资或控股的公司拥有的邮轮,这样的公司可能注册在国外,在法律意义上是外国公司;第二个含义,中国资本投资或控股的公司拥有的、挂五星红旗的邮轮,经营国内航线,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邮轮;第三个含义,中国资本投资或控股的公司,获得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其船队中必须一艘船挂五星红旗,并经营国际航线。由于水运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所隔离。因此,前两种本土邮轮实际上运行的航线并不相同。从经济性的视角来看,挂方便旗的中资邮轮经营国际航线,而挂五星红旗的中资邮轮应该经营国内航线。按哪种方式运营需要各种因素的综合权衡,需要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就需要承担更多的税负。需要规避相关的税负,就会增加不少限制,也难以获得国家的支持。

目前,中国沿海母港出发的国际邮轮航线被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邮轮和云顶香港邮轮等国际邮轮巨头所掌控,三者的市场份额超过95%,而天海邮轮和渤海轮渡这样的本土邮轮公司则在夹缝中生存,天海邮轮的船舶还交由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管理,所能掌控的资源相对有限。2016年嘉年华集团在中国市场布局6艘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布局5艘邮轮,云顶香港布局3艘邮轮,地中海邮轮、天海邮轮和渤海轮渡各有1艘邮轮。从造船领域来看,邮轮的设计和建造难度非常大,被誉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长期以来为欧洲船厂所垄断。日本三菱重工曾做过尝试,但没有成功。中国的制造业体系日渐完备,征服“邮轮建造”之梦也越来越变得更加现实。

本土邮轮的发展路径方面,先在国内市场的某个特定空间,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逐步积累邮轮建造和经营的能力。在中国内河和沿海有不少具备条件的区域,比如长江、舟山、海南等地。一个关键的优势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国外公司不能进入这个市场,这就可以回避外国公司的竞争,给初创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竞争相对较弱的成长空间。小区域范围内的邮轮发展,可以从相对较小的船舶开始。这样的船舶无论是建造还是经营所面对的挑战较小,需要克服的风险也相对较小,降低了市场进入门槛。这样的个性化船舶在建造和经营上取得好的经验以后,根据市场条件进一步向更大、更豪华的船舶拓展,并由近及远向其他区域空间拓展。等到这样公司的盈利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具备向国际市场逐步拓展的可能。这样一种由小至大、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的发展路径,是最为稳妥的中国本土邮轮发展的路径,当然也是比较缓慢的路径。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隔离的,在国内市场练手成功后的本土邮轮公司,是不是就能够向国际市场拓展?由于邮轮产品是十分差异化的产品,对某个特定市场深入耕耘后的经验是否能够用在其他竞争性更强的市场?这些都是待解的问题,需要有闯劲的先行者闯出一条道路。考虑到中国邮轮客源市场的发展空间相对乐观,缓慢渐进的邮轮发展路径可能错过发展机遇,是否应该走另一条稍微快捷一点的道路?

显然,嫁接是一种捷径。这里的嫁接指的是目前我国大型公司与国外大型造船厂、大型邮轮公司合作发展之路。2017年2月22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华访问的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见证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署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备忘录协议(MOA),中船集团联合嘉年华集团等组建的邮轮船东运营合资公司将向中船集团与芬坎蒂尼合资组建的邮轮建造公司下单,订造2艘Vista级大型邮轮。同时,邮轮船东运营合资公司还拥有另外4艘大型邮轮的订单选择权。

这样的路径起点很高,有巨大的资本强力介入,国外造船厂和邮轮公司所积累的经验也能够快速应用在中国的相关企业,的确是一条颇为激动人心的发展路径。“干中学”的过程中,让外国邮轮领域的导师教中国人该如何发展邮轮,结合中国人所向披靡的模仿能力,迅速扩展的市场需求,以及完整的产业体系,未来能够在邮轮领域迅速占领一部分空间。不过,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与外资合作发展有利有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常常被作为反面教材。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国高铁的发展过程中,恰恰在一个较为封闭的体系中,用购买产品并“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高铁发展之路。“用市场换技术”还是“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有道理,无论哪条路径都不是平坦的道路。具体的运作充满了博弈和平衡,关键是能否做到高人一筹的顶层设计以及在部分关键领域的坚持。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与国际邮轮企业的合资合作,国际邮轮企业也有意愿与中国公司合作,并重构中国邮轮新生态。中国企业一定要搞清楚,在与国外邮轮公司合资合作中,中国人能够放弃什么、并且坚持住哪些不能放弃的底线,这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快速发展的市场空间和绝无仅有的产业配套能力是我们的底气。不要拿三菱重工在邮轮领域的折戟沉沙来吓唬中国人。中国人建造邮轮目前最缺的是标准和规范,先照猫画虎试试。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已经教育了中国企业,知道提供完美极致产品的重要意义。不是中国人天生就生产不出奢侈品,而是过去市场条件不支撑中国人生产奢侈品。而到了现在,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普遍存在,再不提升产品品质,企业就会消亡。生死存亡之时,能够激发出中国企业的奢侈态度,并能催生出中国人极大的创新热情。同时,中国人运营邮轮已经被渤海轮渡尝试过了,虽然没有盈利,但也表明运营邮轮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所有这些把握好,走合资合作之路可能是一条快速发展中国邮轮业的捷径。

国际邮轮公司发展之路其实就是并购之路,嘉年华集团和皇家加勒比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1972年,嘉年华邮轮公司创始人泰德·艾瑞森(Ted·Arison)购买了“MardiGras”,并承担其所有债务,嘉年华邮轮集团的邮轮之路从经营二手船开始。自1987年上市以来,先后收购了荷美、熙邦、歌诗达、冠达、阿依达、铁行等多家著名邮轮公司。并购以后的嘉年华邮轮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邮轮船队,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经营区域遍布欧美各地。

未来中国本土邮轮的发展过程中,也一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合资与并购。经营国内市场的本土邮轮经过多点开花后,搞得好的企业有向其他区域扩张的需求,搞得不好的企业正好可以与具备扩张能力的企业搞合作,或者卖资产,这就是未来国内本土邮轮市场的发展路径。在此意义上,第一种路径也不见得是缓慢渐进的路径,各地开花以及资本并购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席卷全国,形成中国本土邮轮的强势企业。这样的强势企业再向国际邮轮市场拓展,以中国文化符号的邮轮为卖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嫁接的发展模式,也不排除并购,只不过路径不同,是一种由外至内(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的发展模式。
未来中国本土邮轮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上述几种模式的混合。

来源: 中国船检  谢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4-20 09:0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