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6|回复: 0
收起左侧

马尾造船厂:海防近代化与国家工业化的起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尾,今天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在福州的东南方向。从入海口上溯,闽江在经过马尾一带后水深转浅,大船无法上行,马尾一带自古便是天然泊船锚地,也是福州面对外海的重要水路埠头。距今150年前的1866 年,中国人关于海防近代化乃至国家工业化的最早梦想,就在马尾奠下了基石,由此衍生出了一段薪火不绝的百年传奇。

19 世纪,欧洲列强凭借工业化带来的巨大先发优势继续向全球扩张,对这个以使用蒸汽动力为重要表征的新时代,中国是通过海疆失防的巨大挫折、创伤而获得直接感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国防自强,尤其是海防自强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兴起,为了解决创巨痛深的海防危机,主政者根据此前的战场实际,视获取西式蒸汽动力军舰为制夷之道,开始了中国筹建近代化海军的历史。
20171122095246.jpg -->
19世纪70年代的船政全景

左宗棠创船政

清王朝获取蒸汽军舰的努力,先是由负责海防近代化建设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采取直接从欧洲购造的方式,但因缺乏经验,以失败告终。此后,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 年提出破天荒的设想,即直接学习引进洋人的技术和机器,创建工厂自行制造蒸汽动力军舰,同时培育西式的造舰和驾驶人才。

左宗棠的这一设想,源自其本人独特的经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左宗棠率麾下楚军进入浙江攻剿太平军,期间法国海军远东支队协助创建的中- 法混合部队常捷军成为楚军的得力援手,法国海军的蒸汽炮舰在宁波等口岸支援清军作战,也使本就对经世致用之学颇为留意的左宗棠近距离感受到了蒸汽舰船的威力,萌生了自力更生创造轮船的设想,甚至命令属下宁绍台道史致谔,设法雇佣工匠试制了2 艘迷你型的小小蒸汽舢板。

闻知左的兴趣所在,为增加在中国的军政影响,1864 年法国海军远东支队主动表示可以将曾建造过蒸汽炮艇的法军宁波造船厂转让给中方。左宗棠嫌宁波船厂只是一座造船厂,没有制造蒸汽机、锅炉等核心部件的能力,婉拒了法方的提议,但此事却让左宗棠看到借助列强技术力量设厂造船具有可行性。最终,左宗棠放弃完全自立创制轮船的初衷,改为寻求法国技术支援,委托法国海军尉官德克碑、日意格以私人身份作为总承包人,订立合同,由二人直接负责雇佣、管理西方技术人员,并帮助购买机器,协助中国设厂造船。
20171122095326.jpg -->
船政事业的创始者左宗棠

就设厂造船而言,德克碑、日意格完全外行,但二人曾担任过常捷军的军官,因关系熟络、表现优异而获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尤其难得的是,日意格还通晓中文。

左宗棠的设想在1866 年7 月14日获得清廷正式批准。有关设厂造船机构的正式名称,后来清廷明确定名为“船政”,其主管官员称为船政大臣,大臣的办公机构称作船政衙门。现代人常会将清代初创时的船政错误地称作“福建船政局”“福州船政局”等,实际“船政”才是其标准名称。

左宗棠努力想使船政变为国家级的机构,获得国家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但清廷中央对这一由地方大员提起的事务却十分的谨慎,想要将其控制在地方机构的层次,并没有依循正规程序向船政大臣颁发正式的关防,而是命令船政自行刻制木质的总理船政关防临时应用,这枚原本临时使用的木质关防此后一直使用至清朝覆亡。

船政设厂造船的地址,左宗棠亲自选定于马尾的中岐村,以大大超出北方地区田亩价格的每亩50 两银购价(当时北方地区每亩田地价格约10 两银),征买了中岐村濒临马江的近400亩土地作为建设用地。为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未来生计问题,后在厂区附近由官方修建一条商业街,招村民承租经商。
左宗棠和法国人德克碑、日意格拟定了一个中法合作的五年计划,由保约、条陈等一系列的合同性法律文件加以明确。德克碑、日意格作为总承包人,向中方保证到期将实现让中国人掌握自造蒸汽军舰能力的宏大工作目标。二人返回法国,在欧洲雇佣建设工厂、建造轮船所需的38 名各技术部门的工程师、教师、技术工人来华(技术人员主要来自法国罗什福尔船厂),对他们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从用于蒸汽机制造的铸造等车间投产作为起算标志,在此后的5 年时间里必须完成建造16 艘蒸汽军舰,培训中国工程人员能够自行组织管理和开展生产工作,同时要培育出能够驾驭蒸汽动力军舰的中国舰长,以及能够自行设计、监工的中国工程师。

为保证西方人能尽心工作、为我所用,左宗棠以巨额金钱奖励作为对欧洲人员的重要刺激手段,不仅给予高昂的工资和福利,而且规定如到期完成计划,所有欧洲人员将额外获得两个月的薪水和归国的旅费,如任务完成出色还将有一笔奖金。具体为德克碑、日意格各24000 两,其余38 人团队分享60000 两,以清代的1 两库平银约等于现代人民币购买力400 元左右的较低估算标准计算,意味着日意格、德克碑每人将获得购买力相当于现代近100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38 人团队将均分相当于现代240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不过,倘若洋员群体未能很好完成任务,这些将变为乌有,甚至连遣散归国时的差旅费中方都不会发放。

20171122095403.jpg -->
船政洋员、洋匠团队团队的集体合影

配合西方工程人员的工作,中方则组建了包括胡雪岩、周开锡等在内的员绅管理队伍,并从南京、厦门、广东以及福建本地招募具有木工、铁工经验的工匠,构建基础的工人力量,同时还以福建地方为主招募聪颖子弟入学,作为舰船建造工程、驾驶等教育机构的基础学员队伍。

1866年10月,左宗棠被调任陕甘总督,行前竭力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出山主持船政。

0171122095441.jpg -->
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

五年辉煌 昙花一现

在船政的历史上,从1869 年初至1874 年初的中法合作五年计划时期,各项工作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最为显著。在这一时期,船政自身的主要功能、组织结构也渐渐清晰成型。

由船政大臣统辖,船政下设的机构部门和建设事务大致分为制造、教育、舰队三大部分。

其中制造部门统辖造船和铁工两个系列的车间,各车间根据规模大小不同,称作厂、所。造船是一个需要多种工业部门共同配合协作的系统工程,当时全无工业基础的中国根本不具备这种工业协作的可能性,为了保证能够掌握蒸汽动力军舰国产化的全部能力,船政被迫自行建成了从炼铁到造蒸汽机、造船,乃至缝帆、制耐火砖、制仪表、制望远镜等全部的相关生产部门,以小而全的特征建成了整个舰船工业体系。初期各车间由欧洲人员充当主管、领班,手把手地教导中方人员开展工作,至1873 年经过测试考核后,则完全移交由中方人员自行管理。

这些车间在投产后未久,通过密切协作,在1869 至1874 的5 年时间里共造成了15 艘蒸汽军舰(原计划为建造16 艘,但“扬武”舰是超出计划的大舰,1 艘可以抵原计划的2 艘,实际上以15 艘的成绩完成了造舰计划),设计形式从初期的木质运输舰逐渐升级为专用于作战的炮艇,乃至巡洋舰。舰名中带有“我武威扬”寓意的船政首艘巡洋舰“扬武”,同时也是亚洲国家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近代化巡洋舰。与舰船的建造配套,船政同时也制造出了亚洲国家最早的舰用复合式蒸汽机、高压燃煤锅炉,除初造的几艘军舰外,后续的船政军舰均采用自造的动力系统。5 年的光阴里,中法人员不仅完成了造船、造机工业技术的科技转移,同时还成功地实现了国造军舰所有构件、配件完全国产化的目标。

171122095524.jpg -->
船政五年计划到期时,中方颁发给洋员、洋匠的金质和银质功牌


在船政和制造部门并重的是教育部门。船政的教育部门最先设于福州,取实事求是之意,命名为求是堂艺局,后在1867 年搬迁至马尾。根据五年计划的工作需求,船政的教育部门内部分为3 所学校,即前学堂、后学堂、艺圃。在科举尚是主流教育模式的时代,船政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前学堂适应船政制造采取法国技术的特点,以法语教学,设舰船制造专业以及设计制图专业。后学堂本质上属于海军军官学校,师法英国,聘格林威治海军学校教师嘉乐尔担任正教习,采用英语教学,最初设驾驶专业,后又增设了轮机专业。船政的前、后学堂都采用班级制,每班人数通常在10 至20 人,根据入学时间和学习资质不同,分为学习进度不一的快慢班。在教学上采取一师制,即一名老师包办全部课程的教学。其中的快班(时称为旧班)由学堂的总教习洋员亲自授课,慢班则由助教授课。船政学堂的入学初试较为简单,仅需年貌合格,家庭清白,身体康健、粗通文法等,但入校后的考试极为严格,入校三四个月后首先进行甄别试,不及格者直接退学,永无再报名投考的资格,此后每年年终大考,不断汰选。以1867 年入校的前学堂制造专业为例,当初入读的100 余人,最后能如期毕业的实际只有1/3 左右。

船政的艺圃相当于是职业技术学校,采取半工半读的教学形式,旨在培育合格的技术工人和基层技术管理人员。艺圃学员每天白天被分配在各车间学徒,晚间则要参加法国技术人员授课的夜校教育,学习法语和基础的工程技术知识。船政五年计划期满时,前学堂的制造和设计专业学生已有第一批在船政的制造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后学堂也已有第一批学员开始担任舰长,艺圃的学生则在各个车间都有经考核走上监工、领班职位的。

与制造、教育鼎立的另一重要机构,原本并不在中法合作五年计划的内容中,即近代化舰队。左宗棠创议建设船政时,和当时其他关心海防建设的大员一样,目光所及还只是集中关注蒸汽动力军舰本身,而没有注意到其背后的近代化舰队、海军组织体系。当船政制造的蒸汽军舰陆续问世后,如何将舰船编组成队使用才成为重要议题。1870年,经奏请清廷批准,以船政所造的军舰为基础编练舰队,由清廷定正式番号为“轮船”,俗称轮船水师或船政水师,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在19世纪70年代实际上承担了闽台地区乃至全国海防的重任。

0171122095553.jpg -->
船政舆图,第号一军舰“万年清”

1874年船政五年计划到期大功告成,中国拥有了独立设计、建造蒸汽舰船及其各种部件的能力,同时也拥有了一支初具规模的近代化舰队。船政雇佣的洋员也都按约遣散回国,没有发生任何牵扯纠纷,使得清末规模最大的集体引进外国技术人才的计划善始善终。

原本在拥有了当时的建设基础后,倘若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假以时日,船政必然会在制造、教育、舰队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但是正如日后北洋海军在成军之后就被停滞发展的情形十分相似,五年计划成功后的船政立刻遭遇了发展困境,原因在于清政府中央对于近代海军建设的政策摇摆。

船政五年计划告成的1874年当年,日本侵台事件爆发,船政军舰往返于台湾海峡两岸,沟通联络,以及抗衡日军。事定之后清廷展开史称第一次海防大筹议的政策大讨论,对海军建设战略做出重要调整,即改以北洋、南洋作为建设海军的重点,而且为了克制日本海军已经拥有的小型铁甲舰,提出了将外购作为获得新式舰船的主要方式。在此局面中,船政的重要性顿时降低,同时闽海关因为被分摊了拨解南北洋海防经费的新资金任务,在自身关税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对船政经费再难如期足额拨解,船政也立刻开始了经费遭长期拖欠的困局,至清亡为止的数十年里,每年额定总经费60万两银的船政,累计被拖欠没有兑现的经费高达近1000万两银。

从1874年之后,经历了短暂辉煌的船政开始进入下坡、退潮阶段。受资金不足的困扰,船政制造举步维艰,虽然经黎兆棠、裴荫森等多任船政大臣努力,通过争取外省资助造舰等方式,船政的造舰技术从木骨木壳军舰,进一步递升为铁骨木壳军舰,乃至全铁材质军舰,甚至创造出了亚洲国家自制的第一艘全钢质钢甲舰。但是因国家经费供应长期拖欠,而清代船政本质上是政府特设机构,并没有承接商业订单牟利的机能,最后出现了军舰造得越多、规模越大,船政自身的经费状况就越窘迫的怪圈。最终在1907年,船政资金断链,彻底停止了舰船制造业务。五年计划时代厂中拥有近3000名工人的船政,到了清末因生产任务稀少,且无力发放薪资,被迫大幅裁员,仅仅能维持数百人而已。

相对而言,船政的教育机构受资金问题的影响较小,不过自1874年清政府改换海军建设战略,以南、北洋,尤其是北洋为重点后,筹建中的北洋水师随着舰船的增加,对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船政后学堂毕业的优秀学员几乎全部被北洋大臣延揽。在急缺人才的情形下,北洋又模仿船政后学堂的模式,建设天津水师学堂,此后津堂毕业生成为北洋水师的主要人才输送地,而船政后学堂毕业生难寻职业出路,教育规模日益萎缩。船政前学堂和艺圃原为培训制造人才,但是船政自身制造不兴,前学堂教育至清末也陷入了近乎停摆的境地。前学堂原先的毕业生因为在船政难得工作舞台,反而大量被外省调用,参加到湖广、两江等省的铁路、机器制造等工业活动中,客观上成为清末中国各省近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

船政所属的轮船水师,受清廷建设南北洋海防的影响较大,更重要的是,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轮船水师在8月23日的马江之战中遭法国海军攻击,主力尽毁,战后事实上不复存在。之后船政虽然在福建仍保留有一些自造的军舰,但是再也没有能恢复建立起一支真正的舰队。

血脉延续至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原清末的船政被福建军政府接管,更名为福州船政局,成为福建省属机构,后又将制造和教育部门各自独立,一分为四。

民国时代船政局在制造方面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航空制造业。1918年福州船政局内专设飞机制造处,由曾在美国进修航空工程的海军留学生巴玉藻、王助等负责,开始尝试制造飞机。其中王助是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任总工程师,也是波音公司第一型量产型飞机的总设计师。此后,船政局飞机制造处首先以王助为波音公司设计的C型飞机为原型,成功创制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架军用飞机,至1930年飞机制造处搬迁往上海江南制造局止,共设计、制造了6种型号的近15架飞机,是为中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的起始。

1927年原设在北方烟台的烟台海军学校被军阀勒令解散,设于广东的黄埔海军学校、设于上海的吴淞海军学校也陷入停办,福州海军学校突然成为仅存硕果,随后即在1930年被更名为海军学校,成为南京政府中央海军管辖下唯一一所正规的海军军官学校。

作为船政职业教育机构艺圃的延续,海军艺术学校在1934年因经费无着而停办。因认为该校对海军教育颇多贡献,废止未免可惜,南京政府海军部决定将其移归地方教育系统,继续开展教学,以作保留。为使海军艺术学校能顺利转型为地方学校,海军界内部筹资,成立了学校董事会,校董为陈绍宽、萨镇冰等海军耆宿或重要将领,时任海军部长陈绍宽担任学校董事长。经报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海军艺术学校在1935年夏变为私立学校,更名勤工学校,性质上仍然属于职业技术学校,其教学还是以制造等为主,类似于中专教育。

0171122095631.jpg -->
船政局飞机制造处制造的水上飞机

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清代船政余脉一分为三,成为海军部直辖的海军学校、马尾造船所,以及私立勤工学校平行发展的格局。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在福建沿海城市厦门失守后,三个单位相继撤离马尾,马尾造船所将重要机器设备迁移至闽北南平县峡江镇,厂中工人大部遣散,剩余海军在编人员随着马尾要港司令部等单位也陆续撤往闽北。海军学校则辗转内迁至贵州桐梓,租赁当地的金氏节孝祠为校舍(俗称金家楼),继续开展教学工作。勤工学校则迁移至闽北将乐县高滩镇继续开展教学,并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要求,以勤工学校的师资、校舍为基础,新设了福建省立林森商船职业学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船政的这三支嫡派血脉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马尾造船所厂址在日占时期遭到严重破坏,1948年开始进行复厂工作,将寄存在闽北南平县的机器设备重新运回马尾。旋因国民党政权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北,马尾造船所末代所长张传钊奉命组织将主要机器设备拆卸撤往澎湖马公,1949年8月解放军解放福州,原马尾造船所厂址由解放军0019部队前线流动修船厂使用,几经变迁,1958 年,船厂移交给地方,成立福建省马尾造船厂,其主厂区的范围基本就是1866年创生的船政生产厂区。马尾造船厂此后再经2001年12月改为股份制的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发展绵延不绝。

迁至桐梓的海军学校,最终未能回到出生地马尾。因为抗战后国民党中央政权对陈绍宽统率的海军进行打压、清洗,最终海军学校在1946年撤销,在校师生被并入军政部以原汪伪中央海军军官学校改编的海军军官学校,后辗转迁至台湾左营,即今日台湾地区海军左营海军官校。虽然血缘上和船政事实上已无太大关系,但至今左营官校在校史中仍然遥奉船政为宗,自认继承船政学堂的衣钵。

私立勤工学校在抗战后与省立林森商船学校一起返回马尾,后二校合并,成为福建省立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因为校名文字过长,简称为“高航校”,延续自船政艺圃以来的传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1949年福州解放后,高航校由马尾迁至福州。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该校被撤销,师生分别并入多所学校。1981 年高航校校友会开始恢复母校的努力,于1982年获准设立马尾商船学校,开展中专职业教育,随后于1988年更名福建船政学校。1999年福建船政学校被并入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校,船政校友会为保留学校的船政之名奔走呼吁,几经争取,2011年5月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更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成为船政艺圃的衍脉。

由清代左宗棠创设船政起算,经历150年岁月,这个中国走向近代化时最初的重要成果,几经坎坷变迁,至今仍然生机勃勃。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陈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4-19 15:53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