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天然气“战略储备计划”。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设施是德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维护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点。
德国 Brunsbüttel LNG接收终端效果图
近日,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公开场合表示,为防止天然气管道再次受损或天然气供应再度出现中断,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天然气“战略储备计划”。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设施是德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维护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点。然而,德国LNG相关基础设施在一年内“从无到有”的快速扩张却引发舆论争议,高达百亿欧元的LNG项目投资很可能在不到十年内出现“产能过剩”,在能源转型预期下更可能导致当前新建的LNG相关基础设施最终空置废弃。
LNG成“保供”首选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德国政府当前对能源安全十分重视,在去年“北溪”输气管道遭到袭击的情况下,德国政府认为类似的水下能源基础设施还有再度受到攻击的可能。从去年底德国天然气进口情况来看,挪威已经成为德国最大天然气供应来源国,任何针对挪威和德国天然气管道的破坏行动都可能威胁到德国能源安全。
对此,消息人士透露,为应对潜在的能源断供风险,德国政府计划继续加码LNG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德国LNG每年的进口量在当前基础上翻一倍以上,从而避免类似“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引发的能源断供。
为达到这一目标,德国政府希望在明年初前完成位于穆克兰港的至少一座浮式LNG接收站建设,同时计划在该港口安装第二艘浮式LNG运输船舶,并有意开展第三个浮式LNG接收站的建设计划。据悉,德国政府正与本土能源企业就新增LNG相关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谈判。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一再表示将降低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赖,去年底,连通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袭击而停止输气,德国随后进一步加快了LNG相关设施审批流程、陆续公布了扩建计划。德国政府指出,该国能源需要LNG来弥补供应缺口。
据了解,除了德国,意大利、希腊、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宣布新建LNG项目或扩建现有项目的计划,业界普遍认为,扩大LNG进口量已经成为欧洲国家缓解能源供应危机的一大重要措施。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
实际上,多年来,德国主要通过管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国内一直没有筹建LNG相关基础设施。去年10月,德国通过了《加速LNG设施建设法案》,并在去年12月德国投运首座LNG接收站。
值得注意的是,首座LNG接收站投运不到3个月时间,今年1月,德国就投运了国内第二座LNG接收站。不仅如此,根据德国政府规划,到今年冬季来临前,德国将有三座LNG接收站投入运行,明年将另有6座LNG接收站上线。
在业内人士看来,LNG相关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体现了德国加速替代从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的决心。根据估算,到2030年前,德国将有足够的LNG接收产能以全面替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进口,每年LNG进口能力可达到7070万吨,届时,德国将成为全球第四大LNG进口国。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天然气市场展望》报告,2022年1至8月期间,欧洲LNG进口量大涨65%,已改变全球LNG贸易走向,德国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也从俄罗斯转变为美国、阿联酋等LNG出口国。
扩建太快引发担忧
德国LNG项目建设潮如火如荼,统计显示,时至目前德国已经投入至少100亿欧元,新建多座再气化设施和接收设施。然而,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LNG基础设施扩建规模,多位业界人士却表示担忧。
欧洲媒体Euractiv报道称,德国经济和气候部的一份内部分析报告显示,当前计划的大部分LNG接收站项目可能都“非必要”。该报告指出,假设德国政府能够如期兑现节能目标和气候承诺,到2030年,德国每年天然气需求将从目前的850亿立方米降至600亿立方米,届时,计划建设的LNG接收站利用水平将低于50%,投入的资金都可能面临浪费。
德国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莱茵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克雷近期也表示,最终德国使用的LNG进口产能很可能低于规划所需。
美国媒体CNBC援引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专家的话称,欧洲国家为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可能带来资金财产风险。
除了出现产能过剩隐忧外,快速扩建LNG项目还引发业界对德国实现气候目标的质疑。彭博社援引批评人士的话称,德国选择安装更多化石燃料相关基础设施将导致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能源监测也曾发布研究报告警告称,当前,欧洲国家扩建LNG项目的举措对当下能源危机收效甚微,同时欧洲买家的LNG采购合同通常有15至20年期限,长期的化石燃料使用将不利于达成气候目标。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