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整合BG加速转型 欲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本文选自界面新闻旗下公号“工业能源圈”(ID:IE_jiemian)

作者:邓雅蔓

6月28日,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plc,下称壳牌)天然气一体化及新能源业务执行董事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首次来到中国,他和壳牌下游业务部天然气与能源市场和贸易业务执行副总裁贺仕杰(Steve Hill)一同向界面新闻记者就壳牌整合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 plc)业务以后的工作进展以及壳牌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了探讨。

“能源转型正当其时。”魏思乐称。目前大型国际能源企业正因为“跌跌不休”的油气价格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减成本,以恢复原先的利润水平。作为其中在中国投资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家国际能源企业,魏思乐表示接下来壳牌会寻找机会继续加强与中海油与中石油之间相关的合作。

目前壳牌在中国的下游业务表现尤其突出,已经包括11个合资公司和8个独资公司。最新成立的公司是在浙江省的一家独资分公司——浙江壳牌燃油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将在浙江全省建立零售网络,从而进一步加强壳牌的零售业务。据《杭州日报》报道,浙江壳牌燃油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8亿人民币,一期总投资达8.2亿人民币,将主要经营加油站业务,即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省内投资加油站,为机动车提供成品油及润滑油等其他石油产品,以及加油站内车辆维修保养及其他配套服务。

据贺仕杰介绍,目前壳牌在中国国内通过合资公司运营大约1200座加油站,壳牌的加油站网络在中国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壳牌也是中国的国际润滑油和沥青供应商之一,在中国有5个润滑油调配厂,1个润滑脂生产厂和4个沥青生产厂,最新的一家润滑油调配厂于 2015 年在天津落成投产。

除此之外,在下游业务方面,今年年初壳牌还与中国海油合作扩建双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已有的、股比为50:50的石化合资企业。壳牌将参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海油石化项目,即在现有南海石化联合装置近旁参资兴建另一套石化联合装置。据彭博社消息,这套新建裂解装置将使南海工厂的乙烯产能提高一百万吨,使现有产能增加一倍左右。目前该石化联合装置已在建设中,预计2018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壳牌在下游业务领域实现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比看来,壳牌的上游业务显得不是那么顺利。2014年6月,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离人口聚集区较近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难题,壳牌四川天然气开发进展大大不如预期,不得不缩减在中国四川的页岩气项目规模。如今在上游业务方面,壳牌主要致力于与中石油合作开发陕西长北致密气项目,目前已经实现年产量33亿立方米。而且壳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与英国天然气公司的合并完成之后,壳牌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供给方面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每年向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提供股权气的合同量达到 1400 万吨。

2016年2月,壳牌以约70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完成对英国天然气集团的收购,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近1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这项合并将为公司的进一步转型充当跳板。”魏思乐称,通过这次合并,壳牌将一直专注于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深水油气业务在内的优先增长领域,同时也会继续投资于未来能源,比如低碳生物燃料和交通用氢燃料,并继续支持政府主导的碳定价体系。据彭博社提供的数据显示,合并后,壳牌的液化天然气产能比全球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高出一倍以上。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魏思乐称此次收购使壳牌的债务压力增大,所以壳牌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间售卖3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并将出售多达10%的油气产能、退出多达10个国家,藉以缩减成本。但他强调目前壳牌没有在中国出售资产的计划,中国市场对壳牌具有战略意义。

尽管天然气的价格目前步入油价的后尘,魏思乐还是非常乐观。他指出,在今年一季度,LNG的需求在中国上升了53%,天然气的需求上升了20%左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竞争态势,今后在中国很多领域天然气会逐渐替代煤炭。”

他还表示,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壳牌将涵盖一系列重要的方向如交通新燃料、生物燃料和氢能等等。壳牌还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如风能、太阳能在内的整合能源的解决方案,利用数字化和能源系统的去中心化来尝试联结客户与新的能源业务模式等多种措施。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