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亮相海事展!亮点来了

2023年12月5日至8日,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 Marintec 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幕。展会期间,德国发动机制造商曼恩能源解决方案(MAN Energy Solutions)携全球领先的脱碳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助力全球航运业低碳减排。

  • MAN Energy Solutions与中远海运签署甲醇改装协议

据悉,中远海运集团旗下船厂将对中远海运船队中的4艘船舶进行ME-LGIM双燃料改装;该协议还包括9条船舶改装解决方案的备选订单。

在中国国际海事展盛会期间,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与 MAN Energy Solutions签署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装协议,涉及对4艘集装箱船进行世界首台套S90主机的双燃料改装。根据协议,MAN将对2条13800 标准集装箱船和2条20,000 标准集装箱船总计4台的MAN B&W 11S90ME-C10.5单燃料发动机,改装为MAN B&W 11S90ME-LGIM10.5双燃料发动机。改装完成后,这些船舶可在燃油和绿色甲醇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并将成为中远海运船队中首批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

该协议还包括9条20000标准集装箱船舶改装解决方案的备选订单。该系列订单是上海中远海重工有限公司首批次大型集装箱船舶甲醇双燃料改造EPC总包项目的重要部分。

MAN Energy Solutions 将为该发动机改装项目提供提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涵盖工程设计、零部件、项目管理、船厂现场技术协助、海试协助以及重新认证服务等环节。为此,MAN已着手启动了R&D项目,并投资建立了专门用于研发S90-LGIM(液态气体喷射甲醇)改装解决方案的试验台,以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持。根据协议,第一艘船的改装计划将于2025年第2季度开始。届时,这些船舶也将成为全球航运界首批安装 S90-LGIM 发动机的船舶。

MAN Energy Solutions高级副总裁兼售后部门PrimeServ丹麦负责人Michael Petersen表示:“作为全球航运业的领导者,中远海运选择 MAN 作为实现其减碳目标的合作伙伴,这让我们倍感荣幸与振奋。MAN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更多卓越的改装解决方案,而对 S90-LGIM 进行R&D研发和试验台投资,正是我们对客户承诺的有力证明。”

就在今年7月,全球海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也与MAN Energy Solutions签署了一份发动机改装项目协议,为旗下11艘集装箱船舶上的G95发动机进行甲醇双燃料改装。目前,全球有超过300艘船舶装载了S90发动机。MAN 预计,与马士基和中远海运的相继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S90发动机的改装热潮。

Michael Petersen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改装解决方案在业内备受认可,是实现双燃料运行和低碳减排的可靠方案。中远海运的甲醇改装项目就是其绝佳例证。航运业正处于双燃料改装热潮的初期,我们看到诸多项目正逐步上线,以满足业界对绿色燃料的需求,例如绿色甲醇和生物液化天然气等。我们预计,在过去几年内持观望态度的船东,最终也会为他们的船舶选择双燃料发动机改装方案。”

MAN Energy Solutions亚太区负责人Sarath Prasannan表示:“中国的双碳目标为企业在转型方向上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即将到来的2030年和2060年更是描绘了清晰的脱碳路线图。中远海运对自身船队进行的甲醇双燃料改装,是企业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坚实步伐,进一步引领了绿色运输和行业脱碳的潮流。MAN将与中远海运密切合作,并在公司中国本地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确保该双燃料发动机改装项目顺利运行。此外,PrimeServ也在中国完善市场布局,以便能够同时为多个船厂的大型改装项目提供重要支持。”

关于MAN PrimeServ的LGIM改装解决方案

MAN Energy Solutions的专家团队不断深耕领先技术,助力全球航运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同时始终关注并满足船东和运营商的环保与商业需求,并遵循当前和未来社会的监管标准。

为船队进行双燃料发动机改装是其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双燃料改装提供了燃料灵活性,允许船舶在多种燃料中选择最佳的一种,以最大化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改装后的船舶可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当地政府的排放控制措施及法规(例如FuelEU),从而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基于在海上运行多年的-LGIM发动机的经验,MAN Energy Solutions成功研发了-LGIM改装解决方案,使现有的单燃料船舶能够以双燃料的模式继续运营。这种采用甲醇的燃料灵活性带来了诸多优势,其中包括降低二氧化碳、颗粒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等,从而为全球航运业实现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 首台氨燃料发动机测试成功,MAN Energy Solutions突破性创举助力行业更进一步

近日,MAN Energy Solutions 宣布,在其哥本哈根研究中心(RCC)的测试发动机上,成功完成了氨燃料的首次运行此次测试在 MAN B&W 二冲程 4T50ME-X 型发动机上进行并获得成功,尤其是在点火油量和燃烧稳定性上获得了令人乐观的数据

哥本哈根研究中心的氨测试发动机

MAN Energy Solutions 首席技术官 Gunnar Stiesch 表示:“这是我们研发全尺寸二冲程船用氨燃料发动机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我们在 RCC 的团队而言,这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周,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研究在此刻都得到了回报,同时我们对氨作为船用燃料的独特特性以及其对燃料供应和安全系统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此次成功的应用让船舶市场迈向脱碳的愿景更进一步。”

MAN Energy Solutions 认为,在通向新里程碑的所有阶段,安全始终为第一要义。由于氨燃料的固有特性,MAN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包括建造一个定制的“冷库”——在发生氨燃料泄露的极端情况下,通过启动水幕,可以将氨气容纳在内防止向外逃逸。此外,MAN现有双燃料产品组合的强大安全功能,如双壁管系统通风,也已纳入氨燃料发动机的设计之中。

MAN Energy Solutions 副总裁及二冲程发动机研发负责人Brian Østergaard Sørensen表示:“这对我们公司和整个海运业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将实施一项测试计划,研究热能释放、点火、安全性、点火油能量分数、NOx 及 N2O 排放等事项。然后,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或 2024 年初,将测试发动机从单缸运行氨燃料改造成能够完全使用氨燃料的全尺寸测试发动机。”

MAN预计将按时交付首台氨燃料发动机,随后将于 2026 年左右在商业船舶上正式运营。

MAN Energy Solutions 二冲程业务负责人 Bjarne Foldager 表示:“大家对这一行业突破表现出强烈兴趣。我们提供了脱碳技术,但同时也需要海运业表现出实施该技术的意愿。现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有责任制定明确的法规,确保海运业者不会因为选择碳中和燃料而受到损失。MAN 对氨持有积极预期,因为与其他相关的绿色燃料相比,氨的生产成本较低;同时,我们预计到 2050 年,大型商船使用的燃料中约有 27% 为氨燃料。”

MAN Energy Solutions 推广和客户支持负责人 Thomas S. Hansen 表示:“第一台 MAN B&W 氨燃料发动机将是一台 60 缸径的发动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业界对该款发动机的兴趣非常浓厚,我们收到了许多大型商船的诸多问询。MAN预计,氨燃料发动机将在未来的十年内迅速普及。”

项目时间线

氨燃料发动机研发项目始于 2019 年,我们对氨的可燃性进行了预先研究和调查。2020年,第二台测试发动机送抵哥本哈根,确保 RCC 能够使用不同燃料对测试发动机进行并行试验;关于发动机概念的风险识别研究( HAZID )研讨会也在同期进行。

2021 年,氨燃料供应系统和辅助系统按照最高安全等级进行了设计,而在 2022 年,RCC 在1号测试发动机上安装了该系统,并为氨燃料单缸测试做好了准备。

2023 年,氨燃料加注站和日用柜建成,所有辅助系统都能够保证在发生氨燃料泄露的极端情况下完全吸收氨气。类似地,所有辅助系统最初用水进行测试,随后使用氨进行测试。

海事展期间,龙de船人还对MANMAN Energy Solutions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媒体访问,具体如下:

龙de船人:目前在甲醇、氨燃料发动机方面有没有什么近期的研发动态?

Bjarne Foldager:关于甲醇发动机的研发进展,目前我们针对所有大小类型的船舶都可以适配甲醇发动机,我们已经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聚焦,把这些甲醇发动机的规模放大,并将其部署于各个船型。举个例子,我们已经与中远海运签订合同,将会给该公司的12艘24000标箱的集装箱船来配套MAN的12缸G95甲醇发动机。

不仅如此,MAN还在研发部署于船上的更小型辅助发动机。其实我们已经研发出甲醇辅助发动机,并已经与招商集团签订销售合同。所以我们看到第一台中国的甲醇辅助发动机是在CMP来生产。所以目前我们正在和CMP展开紧密地合作,来生产首批甲醇辅助发动机。而这个主机将会由青岛的CSE(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

而讲到氨燃料发动机,我们目前在基础研发方做出了大力投资,就其燃烧相关的技术进行研发。而最新的研发进展就是我们已经确认氨的燃料是安全和可靠的。并且,我们仍然就氨燃料发动机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大力地聚焦或研发。因为我们比较关注氨发动机的排放。例如氮氧化物以及它所谓的氨逃逸情况,我们在进行研究。因为我们绝对杜绝任何的氨逃逸。氨逃逸进入到大气中,这是我们要绝对避免的。

我们这边有一个试点项目,这个试点项目是和青岛北海造船以及CSE一起展开合作。我们希望面向散货船开发第一台氨燃料发动机。当然确实对于氨发动机的研发强度是非常高的,要做大量的研发工作。

Sarath Prasannan:另外,我想再点评一下。在过去的四年,由于疫情,我们的国际海事展无法在线下展开,这是疫情之后四年以来首次办展。当然,我自己既往也经常参加国际海事展。尽管过去四年因为疫情中断了线下展览,但是海事的技术仍然在不断地发展中,所以仍然有各种研发方面的投入、技术进展,并且仍然取得了一些进步。

所以,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包括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我们觉得中国各种成功的要素都是齐备的,包括中国有足够的土地来进行新型燃料的生产。除此之外,中国有大量的资源来实现海洋产业的脱碳,中国也有这方面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相关的技术人才较为丰富。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并且中国的年轻一代人对于未来海洋的脱碳环保以及新的科技也是非常关心和关注的。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未来乃至整个经济包括海洋产业是非常有信心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在海洋产业在未来将会继续是全球海洋和海事这个市场的领导国,并且中国将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连接和桥梁的作用,把中国、亚洲和西方进行连接。其中当然可以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把这些技术嫁接到中国和亚洲的市场。所以在互联包括合作以及驱动未来的协同方面,中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发挥。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