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资本版图再度扩围。
9月5日,中电广通(600764.SH)披露了收购报告书并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公告。
今年7月1日,中船重工与中国电子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者将其持有的中电广通53.47%的股份转让给中船重工,转让价款总计人民币 35.95亿元。中船重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8月30日,公司方面表示,中船重工申请豁免要约收购义务获得证监会核准。
中电广通拟通过向中船重工和/或其关联方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船重工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电子信息行业相关的军工资产。与此同时,拟将其现有的业务、 资产及负债以现金交易方式出售予中国电子和/或其关联方。
9月5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军工行业分析师胡正洋预测,不仅仅是中电广通股权转让和资产收购,当前正在进行和潜在推进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表明,各军工集团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资本运作密集期。
产融结合再下一城
中 电广通称,中船重工为了加快推进相关产业板块整体上市的战略部署,通过本次收购协议受让中国电子持有的公司53.47%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再择机注入相关 业务和资产,打造相关产业板块的资产运营平台。“中船重工未来十二个月内可能会通过认购上市公司新发股份的方式而实现增持。”公司在当天的收购公告中声 称。
对此,东方证券一位行业研究员表示,中船重工集团将本着“成熟一批,注入一批”的方针,分期分批地对旗下科研院所进行改革转企和整合进入上市公司。
此 前,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曾明确表述了集团的资本运作规划,“中船重工集团除了大家熟知的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四大类 海洋装备外,还有动力、电子信息、水中兵器、军贸物流、新材料、清洁能源、特种装备等四大领域十大产业板块。未来这些产业都将按照专业化板块划分,分板块 推进资产证券化。”
截至目前,在中船重工的资本运作平台中,中国重工(601989.SH)是中船重工旗下重要的主营业务上市平台,亦是A 股市值最大的军工上市公司;风帆股份(600482.SH)则在今年6月17日顺利完成了百亿再融资。7月6日,公司完成相应股份登记。至此,推进了近一 年的中国动力重大资产重组基本告一段落,公司成为中船重工旗下的船舶动力上市平台,并且已经更名为中国动力(600482.SH)。
今年以来,作为实际控制人,集团旗下久之洋(300516.SZ)、华舟应急(300527.SZ)两家企业先后成功登陆创业板,标志着集团产融结合战略进一步深化,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另据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姜仁锋透露,未来,中船重工亦将把旗下应急装备业务逐步重组到华舟应急中,拓展产业领域和范围。
7月20日,《财富》中英文网同时发布了2016《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显示,中船重工以营业收入360.122亿美元、利润13.077亿美元位列第281位,较2015年大幅提升了90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最终确定收购中电广通之前,中船重工最初曾意属冀凯股份(002691.SZ)。
根据冀凯股份停牌之初的公告,此次重组拟收购电子信息行业资产。彼时,如果冀凯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得以成行,那么其有望成为中船重工电子信息业务的上市平台。
不过,7月26日,冀凯股份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集团资本运作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船重工各大资本平台中,作为集团军民融合、产融结合、打造十大产业板块上市战略的先行者,中国动力成功实现集团旗下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民用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整合。
在国家鼓励军工资产证券化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尚未明确的背景下,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面临资产边界界定、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军工资质、合同转移等众多难题。此次重组开创了资本市场将军工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先例,成为了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的标杆案例。
胡正洋预计,下半年中船重工旗下军工科研院所将率先启动试点改制工作。截至目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下属28家科研院所。集团下属科研院所涵盖材料、配套系统、船舶总装等领域。其中,拟注入的电子信息资产分布在旗下多家科研院所当中。
广证恒生分析师李亚军称,受益于国防信息化战略的推进,相关的军工企业也将持续受益于我国国防投入的稳增和军队装备的更新。据预测,中国军工通信市场将由2015年的 100亿元增至2025年的30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1.9%,10年增长2倍。
“我们认为, 在我国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背景下, 军工通信企业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李亚军表示。
事实上,自去年3月底,胡问鸣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任上调至中船重工担任董事长以来,集团资本运作明显提速。截至目前,中船重工旗下已是多条线进行资本运作。
公司于8月9日收到控股股东中船重工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
公司定增预案表明,公司拟以 5.43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1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