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已向中国海军交付新型核潜艇




资料图:中国海军现役的093、094核潜艇已是10多年前服役的装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交付了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以及建造中的首艘国产航母、新型核动力潜艇、蛟龙号深海载人作业潜器、VLCC、VLOC、三峡升船机、智能渔场装备等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有影响力大国的重要装备;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至2016年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5%,增加值年均增长3.6%;

——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连年递进,2017年超越现代重工位列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这五年,中船重工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建设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习近平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船重工作为大型军工骨干央企,始终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集团公司“根”和“魂”的定位,制定了“抓党建从工作出发、抓工作从党建入手”的集团公司党建工作方针、将党建与集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015年起,中船重工每年组织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党建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与要求、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集团公司与所属公司制企业均已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章程,党建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制订、修订了基层党组织工作规则、思想政治工作规则、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成员单位有关重要事项和情况报告、重要决策抄告、督办检查等制度,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中船重工还创新性地成立了航母工程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把来自500多个单位的参研、参试、参战队伍中的党员组织关系统一转入临时党委,确保关键工序有党小组把关、关键岗位有党员值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加健全。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船重工加强集团内部巡视工作组织领导,巡视“利剑”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执纪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月活动,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

五年来,中船重工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有力推动了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调结构方式、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未来,中船重工将继续加强党的建设,把“看齐核心守底线”落实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上,以更强党建推动集团公司事业更大发展。

切实践行强军首责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始终严格履行好优先保军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聚焦以军为本、聚力兴装强军,推动集团公司军工科研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扩大军品规模、提高军品质量性能。

五年来,中船重工承担了航母、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鱼雷、水雷等所有主战装备研究设计任务和重点工程绝大部分海军主战装备的科研生产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海军武器装备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的持续提高,推动了海军装备全面升级换代。

特别是航母工程方面,辽宁号航空母舰完工交付,实现了我国航母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首艘国产航母提前1个月高质量安全、顺利下水,从开工至下水历时比美国“福特 ”号航母、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大幅缩短,实现了从辽宁舰研仿设计、修复续建到中型航母的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跨越,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中型航母前列。

在加强军工科研生产的同时,中船重工注重以兴装强军目标牵引军工改革,不断提升保军能力。所属渤海造船厂由以前的军、民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调整为两套班子、分别运营,并通过交流任职充实加强军工领域领导力量,更加集中精力抓好军品科研生产,有力提高了核潜艇建造质量与效率。大连船舶重工与山海关船舶重工整合后,能够集中更多资源保障军工任务。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并入武船后成功取得军工资质,新港船舶重工也正取得军工资质。

未来,中船重工将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海军武器装备建设重要指示要求,研发、设计、制造满足海上作战体系建设需求的舰艇等各类装备,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提供好用、管用、独特的海军武器装备。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中船重工积极推进军民技术互相转化、良性发展,致力于让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让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

把潜艇技术应用于深海载人作业领域,中船重工研制的蛟龙号载人作业潜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作业潜器最深下潜记录。

把民船分段、模块建造等有关技术应用于舰艇建造,中船重工极大缩短了舰艇建造周期。

把航母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国产航母所有1万多台套主要设备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央企、高校、中科院的500多家配套单位,其中多数是非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率接近80%,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动实践。

目前,中船重工承担的深海空间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正在攻坚克难。同时,中船重工的军工技术也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有效运用,推动了集团公司经济持续发展。

今年7月12日,中船重工正式成立了智慧海洋、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环境工程等11个军民融合产业事业群,未来将持续为中船重工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动能。

深化改革增强活力

改革创新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船重工始终坚持加大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力度,近年来,确定了以服务军工科研生产和军民融合发展为目标方向推进资产证券化,把资产证券化作为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实现资本层面军民融合、做强主业的方向路径,目前已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电广通、久之洋、华舟应急5家上市公司。

其中,船舶海工板块,以中国重工为资本运作平台,推进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家船舶企业两两重组整合,形成2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水面水下一体、船舶与海工兼具、建造与修理并举、集大船小船于一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船舶海工企业,更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核减民船产能500万载重吨。

动力业务板块,以“风帆股份”为动力资产运作平台,注入涉5家军工科研院所和中国重工的七大类动力业务资产,并更名为“中国动力”,打造出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的动力装备上市公司。

海洋信息电子板块,收购了上市平台“中电广通”,并更名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电子信息板块的军民融合产业重组整合融资平台。

未来,中船重工将推进建立完善四大领域、十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并梳理和推进高、新、精、特业务资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着力打造若干个百亿市值、活力奔放的创新型优质上市企业。

科技创新深入推进



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中船重工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全面创新的核心位置,紧密围绕海洋防务装备建设发展需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

近几年,中船重工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并在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完善28个科研院所、3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40多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并正在不断完善,连续四个任期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称号。

在基础技术方面,船舶力学、声学、信息、动力与电子及核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的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术成果与应用技术,用于噪声预报的三维船舶声弹性理论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极大型浮动基地与南海岛礁复杂海洋环境中浮式平台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已初步建立并达到世界前沿水平。

在产品开发方面,自主设计建造了DSJ系列自升式钻井平台、新型节能环保VLCC、新一代绿色高效25万吨VLOC等,承接建造了“海洋石油982”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2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40万吨级VLOC、新型慈善医院船、8000车汽车滚装船等,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LNG船设计建造能力已经具备,豪华邮轮设计建造能力正在加快形成;船用中、高速柴油机形成自主品牌并推向市场,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研发成功并批量装船,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船舶配套关键设备实现自主研发并成功装船,世界造船强国领军企业的地位正在形成。

风电产业从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到拥有全产业链自主技术、成为全球前10大陆上风电装备供应商。设计建造的三峡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提升重量15500吨、创世界之最,承建了包括创出多项世界纪录的港珠澳大桥等在内的近200座桥梁,大型机场行李处理系统、30MW级燃压机组、高能直线加速器、激光融敷焊接机器人等一大批国内首台(套)装备均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推动作用。设计建造了全球首个适用于300米以浅海洋水域的半潜式、自动化大型智能渔场并成功交运挪威,为国内军民融合、发展远海渔业养殖提供了借鉴,有望带动深海养殖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总体说,中船重工坚持科技创新,研制成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装备,逐步显现出重大影响力。未来,中船重工将紧紧跟上快速发展变化的形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制出更多标志性重大装备。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多年来,中船重工始终注重人才资源的拓展和丰富,把人才队伍建设提到了全新的战略高度,持续增强集团公司发展活力。

在科技领军人才建设方面,形成了由12名院士、29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7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和集团公司首批高级人才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是中船重工定位于引领国家相关行业与国际一流强手竞争的领头羊、排头兵,在海洋防务装备等相关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进入世界前三的最根本支撑。

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态度明朗、心胸开朗、作风硬朗”的领导干部队伍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聚焦70后,关注80后,用好50、60后,大力推进成员单位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和关键岗位人员换岗交流,完善了领导人员常态化岗位交流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的聚集与培养,中船重工制定了《中船重工“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实施中船重工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中船重工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暂行办法》《中船重工关于加强科研人员激励的意见》等系列人才建设规章制度,建立了由院士与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高级专家、专家等高级技术人才和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能专家、技能专家等高级技能人才构成的高级人才团队,分别享受集团公司高管、成员单位正职和副职相应待遇,力争在五年内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创新力强,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展望未来,中船重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习总书记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国防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军为本、坚持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力再铸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船重工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