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鲲”号首迎海试“高考”

6月8日,全国多省市高考进入第二天,世界上最先进、亚洲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也迎来了她的“高考”,下午16:12,一声长笛,“天鲲号”离开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公司码头,前往浙江花鸟山海域,开启首次海试之旅。


“天鲲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投资、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公司建造、七〇八所研发设计,入籍中国船级社。“天鲲号”船长140米 、宽27.8米 、挖泥深度6.5米至35米,绞刀总功率6600千瓦,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016年3月28日,“天鲲号”在启东开建,2017年11月3日下水。在过去的7个多月时间里,她一共完成了系泊设备,包括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等多个设备的协调联调测试;完成了单根重184吨、长55米、直径超过2米的主副钢桩安装;完成了除绞刀头外大部分绞刀轴系的安装任务。

如果说下水作业是“天鲲号”的“中考”,那么本次为期3天的海试作为“高考”,将对船舶多项性能进行检验。

监造组组长王健表示,船舶的许多缺陷、隐患都需要通过试航发现和解决,此次海试不仅要测试“天鲲”号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还要对雷达、电罗经、磁罗经等助航辅助设备进行调试校正。另外,由于首航将面临许多未知困难,做好试航时的安全工作以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也是极大考验。


图为“天鲲”号工作人员进行最后调试

“天鲲号”的绞吸功能主要集中在船艉,作业中重达1700多吨的红色“长尾”可做半径近180米扇形面扫动,国际首创的桥架上下绞点转换设计,让装有绞刀的尾部具备6.5米至35米的宽范围挖深能力。为确保拉动桥架主副吊钢丝绳寿命和效率,“天鲲号”还突破了欧标要求,实现了滑轮组与钢丝绳1度以内的先进标准。绞刀架配备的通用、黏土、挖岩和重型挖岩4种类型绞刀,满足了全部海底疏浚的要求。此外,全球首创的双定位功能有利于“天鲲号”在疏浚软土区域“刀”如飞梭,在船艏三缆定位装置作用下,500米范围内前后往复“轻拉快跑”;在疏浚岩石区域时,通过钢桩台车定位,9.2米内前后往复精确“铣削”。与不同工况协调,船体配备的三台6600伏单机功率7680千瓦的发电机更是实现了自动功率管理,即根据实际需求负荷大小,发电机组能实现3至1台启停的自动切换,有效节约能源。

为便于操纵和提升航行施工中的舒适度,“天鲲号”还在疏浚工程船舶上首次应用柔性上建技术,通过148只柔性支撑将上建和船体隔离,均布在上建下部和侧面的“气囊”吸收硬岩施工中震动,降低对驾驶舱、生活区的影响。航行时,为避免传统台桩对航行视线的干扰,设计通过油压系统将主副台桩翻平,更首创船艏右侧船体“开门”技术,在副台桩作业时“张嘴”,不用时闭合。


据悉,“天鲲”号计划于11日前结束试航,并于当天19时前返航至船厂码头。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孔凡震介绍说,首先要解决试航期间暴露的问题,进行航行试验意见整改,并继续进行疏浚设备的调试。“天鲲”号计划于2018年7月30日投产服役。

近年来,中国的疏浚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从爆破炸通航道,到抓斗式挖泥“一瓢一瓢”挖取,如今正向着软土江底海底专业耙吸、硬岩海底绞刀“切削”绞吸施工的方向发展。

在“天鲲号”历时3年的建造过程中,振华重工与七〇八所密切配合,用多项工艺创新诠释了中国“智造”的能力,使“天鲲号”成为世界最先进“造岛神器”和海河疏浚利器。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现代挖泥船的主要机构,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七〇八所长期致力于各种挖泥船的研发设计工作。近年来,由费龙大师领衔的挖泥船设计团队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开发了“海虎系列”、“通系列”、“长鲸系列”、“浚海系列”等大型耙吸挖泥船和“天鲲号”、“新海豚”、“长狮”等大型绞吸挖泥船,使我国挖泥船设计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两个月前,振华重工为上海航道局建造的两艘6500方耙吸式挖泥船也在启东海洋工程公司船坞内顺利实现了合拢,在“天鲲号”以后,振华重工为长江航道局生产的4500千瓦绞吸式挖泥船也将开建。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