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巨无霸

岁末年初,物流业最抢眼的事件,是史上最大的重组案:两家巨型航运企业——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兄弟相争,正式宣告合并。尽管重组风声流传多时,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但对业界还是极具震撼力。毕竟,近6000亿资产大挪移,1000多艘现代化商船改挂新旗,数万名员工合成一家,一个超级巨无霸横空出世。

原先,中远主营远洋运输,中海的前身三大海运集团主营沿海运输,各司其职,各领风骚。1997年中海集团成立,空降的主帅就是中远的高层,于是远洋运输的基因便传播到了中海。最终,在中国航运市场上,两大集团分工逐渐模糊,沿海与远洋两大运输战场,两支队伍当仁不让,竞争激烈。同属国家,一母所生,竞争虽说繁荣了市场,却也出现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如今航运市场严重低迷,两家企业负担沉重,多有亏损,实施合并抱团取暖,不失为上策。合并后的集团将打造集装箱航运、港口码头、油气运输以及综合航运金融四大专业化集群,形成整合优势:油运规模世界第一,码头运营商世界第二,集装箱租赁世界第三,集装箱运输世界第四。“一带一路”战略催生下的航运巨无霸,即将逐鹿全球。

然而,重组决策易,现实运作难。两家企业内部人士对前景预测多有“且行且珍惜”的吃不准心态。股票市场表现却没有那么含蓄:合并刚公布,中国远洋股价大跌27%,中海集运股价大跌30%,中远太平洋股价大跌17%,只有中海发展升8%。被坊间比作“中国神运”的新组合,不像“南北车”合并后股市一路飘红那么幸运,这让行家“且惊且迷惑”。航运低谷期的航企合并,如果看不到利好举措与亮光,股民恐怕只会敬而远之。重组,就是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能否实现目标,全看新领导如何驾驭这艘巨舰。其实,装备、资本硬件好融合,人事、文化软件不易融合。当务之急在于统一品牌、统一文化、统一愿景,“软件”四两拨千斤。业界对先前中外运与长航的合并,两种企业文化的旷日持久的磨合,仍是记忆犹新。因此,宣布合并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

巨无霸重组,前景无论怎样扑朔迷离,国家外部环境还是十分有利,就看能否巧借东风。2015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东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首次将“做大”放在了首位。没有大的意识,就不会大的规模,就没有市场占有率,也就显示不出强。先做大还是先做强,这个排序,一直有争议,如今高层定了调,形成超大型企业强大的利好环境。当然,大有大的优势,大也有大的烦恼。一个物种如果驱体庞大,势必行走艰难;如果缺少天敌,势必产生惰性。自然界规律可以借鉴。保持高度自省与警觉,显得异常重要。

来自中国航务周刊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