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浦龙号”趸船被拖离中山码头,前往仪征紫金山船厂维修
工人解开缆绳,“浦龙号”即将被拖离码头
8月8日午后,随着拖轮的到来,在南京中山码头沉睡多年的百岁趸船“浦龙号”要搬家了!她被拖至仪征一家船厂,将大修3个月。
继去年快报连续刊发《百岁“退休”趸船:我想有个家》等多篇报道后,“浦龙号”的去留终于有了说法。南京市文广新局经过勘察后建议,先进行保护性修缮,未来将其纳入浦口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与浦口火车站建筑群一并整体保护。
“浦龙号”
始建于1913年,1919年在浦口码头投用。它总长96.8米,型宽9米,型深2.4米,重约633.28吨。在1982年大修过一次后,趸船一直使用到2010年。
历史
趸船曾迎送孙中山灵柩
百余年来,“浦龙号”历经沧桑,见证了许多有意义的历史时刻。
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通过津浦铁路从北京运抵南京,在这里过江,最后安葬于中山陵。当时在江边迎接的,就是这艘趸船。这么多年来,经过这艘趸船南来北往的乘客,更是不计其数。年轻时的毛泽东,曾从南京下关乘轮渡过江去北京;法国总统密特朗任职期间,访问南京时,也乘轮渡“中山一号”去过浦口;最繁华的时段,它在码头上每天迎接16万客流……
2010年,由于“年岁渐高、身体不佳”,属于“浦龙号”的时代终于终结, “退休”后,它被从浦口码头拖到了中山码头右侧大唐发电厂下临时停放,度过了七八年落寞的时光。继而,大唐发电厂要打造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浦龙号”失去了栖身之所,不知该如何安放。
“这艘趸船连棚架在内全是铆钉结构打造的,这种工艺除了南京长江大桥,已经不多了。”在此前的采访中,时任南京轮渡公司负责人表示,这艘船工艺精良,制造工艺也极具传承价值,如果被拆解掉实在可惜,希望相关部门能把它当历史文物保存下来。
启程
到船厂进行3个月大修
8月8日中午,一艘蓝色的长江62015拖轮打破了码头的宁静。结缆、启航,沉睡了8年的“浦龙号”趸船缓缓出发了。两三个小时后,它到达下游40多公里处的仪征紫金山船厂。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本报连续报道后,“浦龙号”趸船的情况引起了南京多个政府部门的关注。南京市文广新局组织专家现场勘查后表示, “浦龙号”趸船船体制造工艺精湛,代表了我国近代造船业较高水准。自1919年投入使用以来,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百年风雨,对连接长江两岸交通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鉴于这两点,南京市文广新局建议,对“浦龙号”趸船进行保护性修缮,为更好体现其历史价值和原真性,将“浦龙号”趸船纳入浦口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与浦口火车站建筑群一并整体保护。
2018年,轮渡公司所属的南京城建集团对“浦龙号”趸船维修进行立项,要求消除船体隐患。最终,南京长江油运有限公司紫金山船厂拿下了这一修缮百年趸船的机会。据悉,这次“闭关”大修,共需90天左右。
新生
将全面改造电路消防等系统
“趸船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 南京轮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时间泡在水里,钢板可能会有一定的锈蚀,这次维修主要是消除水下的安全隐患。
在此次维修中,“浦龙号”最大的变化就是将由3个舱室变成5个。该负责人解释,趸船肚子里原来有3个舱室,中间大,两头小,如果中间的舱室进水,很容易沉没,风险很大。这次要把中间大的舱室划分成3个小的,这样任何一个进水都不怕了。此外,还要对趸船的电路系统、消防系统等进行改造。趸船维修过后,将先存放在棉花堤附近的夹江水域,等浦口码头改造时,再移到那里存放。
相信不久之后,这艘百年趸船就能在现代匠人的手中焕发新的生命。
关注
“浦龙号”
到底是不是文物?
据介绍,目前“浦龙号”趸船还没有进行文物认定。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南京市文广新局曾在《关于“浦龙号”趸船维修意见的函》提到,趸船建于1913年,为钢质铆结构,制造工艺精湛,曾迎送孙中山灵枢,见证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市文广新局提出,委托有文物保护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维修方案,根据方案,组织有文物保护资质的施工单位参与保护维修工作。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证船体的形制和结构不变。维修中,原材料不变,运用原来的传统工艺,有根据地维修复原。结合维修工作,整理发掘“浦龙号”趸船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规划好后期的利用和展示工作。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