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宁举行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奖励大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里设主会场,各设区市设分会场。
2019年度共有273个项目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47项。南通32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9项,获奖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
其中,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均以第一承担单位荣获省一等奖,这是时隔9年后,南通企业再次以第一承担单位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9省科学技术奖南通获奖情况一览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在京召开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南通市的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海新重工”)、江苏海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海宏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新海旭”绞吸挖泥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进步奖特等奖。
至此,2019年,南通市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9项,国家和省奖获奖数比2018年、2017年分别增加10项、21项。
2019南通造“大国重器”风采
一、“新海旭”绞吸挖泥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新海旭”绞吸挖泥船,由上海交大领衔设计、江苏海宏公司投资、海新重工建造,是目前世界上疏浚能力最强的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其标准疏浚能力达到每小时6500立方米,具有定得稳、挖得快、排得远等优势,是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制造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海旭”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历经26个月,其绞刀、钢桩台车、泥泵、疏浚监控等核心技术均由我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形成了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总装建设和配套设备建造的完整产业链。去年4月,“新海旭”从位于海门开发区的海新重工码头启航,赴沙特阿拉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多点系泊式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储卸平台(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由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多点系泊式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储卸平台(FPSO)——“希望6号”正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北海服役。这片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同时也是全世界气象条件最为恶劣的海域之一。
有着“海上石油加工厂”之称的“希望6号”正是恶劣海况的“克星”,其配备的多点系泊技术,能够抗击16级台风。“服役中,‘希望6号’遭遇了百年一遇极端恶劣的海况,当时海浪高达28米,北海其他的FPSO都停止生产作业,但它却安全无虞,稳定生产。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罗子良说,出色的抗风浪能力大大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和效率,“希望6号”最大原油处理能力可达44000桶/天,整体工作效率高达90%以上,远高于同海域作业FPSO的平均效率。
今年1月,船东英国DANA石油公司发来表扬信,称“希望6号”(DANA FPSO)为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匠心之作,对其使用两年多来出色的表现深表谢意。
三、岩基海床大型风机单桩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一家海上
风电的项目施工单位,以第一承担单位的身份拿下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在南通市历史上尚属首次。
福建省南日岛风场,是我国风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此前,这一区域的海上风场建设却难以规模化推进。最大的掣肘来自于海底坚硬的岩石层,其强度超过130MPa,几乎是欧洲附近海域岩石层强度的两倍。传统的工艺和钻机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即使花高价从国外引进设备,还会“水土不服”。
此次为龙源振华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岩基海床大型风机单桩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项目,解决的正是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
首先是自主研发的大直径嵌岩钻机,直径可变,最大钻岩强度达到200MPa。其次,公司首创“植入式”嵌岩单桩基础施工。这一工艺相比传统的高桩承台方案,单台施工效率从原来的90天缩减到了15天,同时实现了单桩基础施工全地质覆盖。
岩基海上大型风机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成果,投入福建南日岛风场建设两年多来,已经完成了36台嵌岩单桩基础及53台风机的吊装施工。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