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一号”安家深海

6月10日,在距深圳东南约240公里的深海,随着最后一根系泊锚缆回接完成,12根锚缆像12条巨龙般将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牢牢固定在海底,让这座钢铁浮城“生根入海”稳稳安家。

  • 海底锚定“锁龙柱”

“海葵一号”采用多点系泊方式安家南海。回接前,项目团队首先要将12根“拴马桩”一样的吸力锚穿过324米深的海水,打入海床以下21米确保牢固扎根,并铺设12根超过2500米长的高强度锚链锚定深海“锁龙柱”,静候“海葵一号”的到来。

该系泊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聚酯缆及锚链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创新应用“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结构,单条锚腿破断载荷高达2300吨,相当于一条链子提起约1500辆小轿车。

  • 三船定位“探龙宫”

“海葵一号”抵达作业海域后,被三艘拖轮从三个方向拖曳,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海葵一号”被稳稳地固定在中间,限位在指定位置不发生转动。

同时,作业人员应用水下和水面两套定位系统,通过数字三维模拟技术实时监测水下系泊缆和锚链状态,确保“海葵一号”顺利回接。

  • 穿针引线“接龙骨”

水下挂钩

作业人员操控水下机器人在300多米深的海底伸出工作手臂进行挂钩作业,海底这个位置的压强相当于30个标准大气压,同时受涌浪等影响,作业难度堪比飞船在太空中对接,水下作业复杂精细,就像“戴着厚重的手套绣花”,需要做到真正的人机合一。

水上接骨

海上回接受内波流、风向等复杂海况影响,回接作业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穿针引线”,国内首艘专业锚系作业船舶“海洋石油291”为主作业船,在水下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提前铺设在海底的12根锚链逐根提升到甲板上,甲板人员用类似“关节骨”的专用连接件与“海葵”上预留的牵引链进行“接龙”。

  • 锚机张紧“续龙筋”

锚链完成 “接龙”作业需要下放到海水中,主作业船绞车与“海葵一号”锚机配合进行张紧,将系泊锚腿从主作业船传递至“海葵一号”并抽拉到位,高效完成海上安装作业,作业效率和回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就在“海葵一号”扎根位置不远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也于前不久完成了海上安装。平台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刷新海上原油生产平台高度和重量两项亚洲纪录,可实现远程水下井口控制、智能油气开采、台风生产模式等功能。

“海葵一号”“海基二号”两座设施均创亚洲纪录,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两项世界首创、十余项国内首创技术,工程建设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300米以上的深水区域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战场,接下来,“海葵一号”将陆续开展联合调试等工作,投产后,它将与“海基二号”平台一起服役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创新形成“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开发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方案。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