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装备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甚至在全球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蔓延的态势。此次“黑天鹅事件”给全球的商业、科技等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更给未来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从海洋装备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疫情的突发与蔓延在短期内会给海洋装备技术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包括国际国内的科技交流工作和项目研发进程;从长远来看,此次疫情的爆发将加速许多海工装备以及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水上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与应急方案设计,以及智能制造技术、5G技术、远程作业技术、空气循环过滤技术等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应用。

资料图etftrends.com

危中有变

科技合作交流受阻,技术研发进程受到影响。由于新冠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分国家已相继针对中国和中国公民采取了入境管制措施。在海洋装备技术交流合作方面,受疫情影响,涉外的交流、谈判活动预计将被延期,目前相关工作只能采用邮件、电话、视频等远程方式展开,无法正式开展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等工作。此外,由于交通管制、人员隔离等问题,短期存在人员进不易、出不易、聚不易的问题,技术研发工作进展受阻。从目前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的技术交流,如海洋装备技术相关学术会议,上海环博会、美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OTC)等技术展览会,很有可能会延迟举办或取消。

水上装备或可发挥重要力量。新冠肺炎导致中国武汉等关键地区医院病房紧张、隔离区域受限。目前主要通过新建医院,征用体育场、学生宿舍等方式解决相关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时间耗费、交叉感染等问题。如果通过快速改装长江通航船舶,包括客船、散货船等,实现相关人员的隔离救治,既解决了陆地资源紧缺、人员交叉感染等问题,又可实现相关人员和病毒的绝对物理隔离,保障相应城市的民生安全。

变中有机

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工厂”转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各行各业包括海洋装备制造企业都面临着复工的压力。相关企业面临延迟开工、复工人数不足、有效生产时间缩减等多重困难。从长期来看,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只有通过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在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来解决这一问题,以降低对人力的依赖,确保企业的生产和运作不会轻易受到疫情、事故、人员变动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空气循环过滤技术在海洋装备领域应用。此次疫情后,5G技术,大数据技术,远程教育、医疗、办公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深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数字科技应用的“洪流”也将推进海洋装备加速转型。同时,由于“钻石公主”号邮轮事件被全球关注,未来社会将更加关注邮轮以及其他船舶内的空气循环问题。目前,邮轮内舱房占比很高,为20%~40%。因此,如何快速、节能地采用空气循环过滤技术,保证船舶舱室空气洁净,不仅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也是保障游客与船员人身健康的重要方面,这将成为未来国际船舶工业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发展建议

建立特殊时期“出入境快速通道”,提高技术交流便利性。在目前疫情管控下,采取优先办理、加急办理、专人指导等方式处理出入境人员审批问题,既便利了技术人员出国,也提高了相关重大项目的技术交流效率。待疫情结束后,可酌情简化出国人员审批流程,为进一步降低损失以及后续技术交流提供支持。

加大智能技术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应用推广。未来的社会,是更智慧的社会,未来的工业,也是更智慧的工业。因此,要想推动智能技术发展,以高效弥补人力的不足、实现海洋装备精准发力,必须在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应用的基础上,着力强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控制系统网络化、工业通信无线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智能服务,提升远程指导、故障预警与诊断的能力。

加快进行水上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快速改装技术是实现水上应急救援保障的基石,下一步,针对医院船、救助船、打捞工程船、水下作业装备、起浮装备、空投救助艇、智能无人救助艇等在内的水上应急救援装备,以及包括邮轮、客滚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在内的装备,可通过相关装备的研发设计,形成完善的海上应急救援装备体系。一旦突发事件来临,相关单位可以根据救援方案快速调动相关装备,迅速完成水上应急救援,大力提升我国水上乃至国家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来源:中国船舶报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