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虽然全球航运业相当火爆,航运企业大赚,大量订造新造船,但造船厂仍无法摆脱亏损。作为中国台湾唯一商船造船厂,台船今年一季度亏损1.99亿台币。
针对亏损和财务问题,台船表示,目前正打算降低商船(如集装箱船、散装船、油轮等)比重,通过拓展多元化业务,扭转亏损困境。
其实,造船业的亏损和低迷并非头一遭。 2008年前,全球造船业曾一度随海运景气大好,疯狂接单造船,迎来获利荣景。
然而,金融海啸过后,当初这一大批新造船,却成了海运市场供过于求的病灶,导致运价大跌、航商亏损,造船量也大幅下降。
业界指出,2008年全球一度有多达934家造船厂,但历经近10年产业低谷后,许多造船厂不堪亏损、倒闭,如今只剩下约200多家造船厂。
本来,造船厂有机会趁这两年海运业景气一起复苏,但造船原材料大涨又令一切乱了套。
台船副总周志明无奈表示,2020年时,许多船厂都因苦无生意,在船价低档时,争相抢单求存。 但没想到,2021年原材料竟一路飙涨,导致当初的低价订单,成了入不敷出的亏损来源。
尽管2021年后,船价也随海运景气上涨,但仍远远赶不上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
克拉克森指出,如果扣除通胀涨幅,其实现在船价的真正水平,甚至比2016年还低。
面对载浮载沉的商船市场,台船并未坐以待毙,台船处长余茂华透露,2017年以前,台船有九成营收来自商船,但考量商船利润低(约3%至5%)、竞争者多、又易受海运景气影响,不利公司经营,所以当时便启动多元化策略,希望打造第二、第三产业,降低对商船业务的依赖。
首先打造的第二业务就是军品,周志明表示,军品项目估计有10%左右利润,有望助力台船转亏为盈。但台船的建造能力屡受台媒质疑,能否通过军品翻身仍存疑。
台船的第三产业,则看准近年快速成长的海上
风电产业。 台船处长袁国龙表示,按台湾“能源局”规划,2026至2035年,每年都完成1.5GW的装置发电量,意味着未来十年,台船有望抢下稳定的官方订单,且利润有望比军品更高。
此外,台船还有一项秘密武器。 近年和学研单位接下“科技部”计划,合作开发浮式海上风机浮台。 相较传统固定式风机只能装在水深50米以内海域,浮式风机则可在水深达200米的深水区安装。
历经五年的转型,台船已将商船营收比重降至约20%,另外60%来自军品,20%来自海上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