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氏船级社ECO船级符号(四)

卤代烷作为灭火药剂已经基本退出了船用灭火剂的舞台,这一部分仅供大家看着玩。

卤代烷灭火剂是由卤族元素氟、氯、溴原子取代甲烷或乙烷中的一个或数个氢原子而制得。。一些低级烷烃中的卤代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灭火能力,通常将这些具有灭火能力的卤代化合物统称为卤代烷灭火剂。由于卤代烷灭火剂的化学名称复杂,不便于书写和记忆。国际上通用的含溴氯氟烃的命名是依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提出的命名原则命名的。它的编码方式是按碳、氟、氯、溴、碘的次序排成的五位数,如无碘则第五位不作表示。如果末位是0则不作表示,成为4位数。数字前面冠以Halon(哈龙)字头,HALON1211和1301是美国杜邦公司的注册商标。常见的卤代烷灭火剂主要有五种, 一氯一溴甲烷(1011)、二氟二溴甲烷(1202)、四氟二溴乙烷(2402)、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211)、三氟一溴甲烷(1301)。其中效果很好的是1211和1301。当年使用最多的是三氟一溴甲烷(CBrF3)和二氟一氯一溴甲烷(CBrClF2)。这两种灭火剂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年代由美国空军资助下研制成功的,用于取代四氯化碳灭火剂(CCl4)。它们可以用来扑灭油类和忌水性物质的火灾,也可以用于扑灭电气火灾,其特点是灭火效能高、毒性低、腐蚀性极小、灭火后不留痕迹,既可用于固定灭火系统,又可用于手提式灭火器。但和氟氯烃(CFCs)相比,它们对臭氧层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

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卤代烷灭火剂是在1900年使用哈龙104(四氯化碳,不是我),因其具有较强的毒性未进行推广。1947年美国Purdne研究基金会组织有关部门综合地对已经研究成功的60余种卤代烷做了系统的评估,根据其灭火性能和毒害作用的大小,对60余种卤代烷灭火剂进行了筛选,最后确认卤代烷1211和1301是较为理想的灭火剂,这两种卤代烷灭火剂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从这时起,卤代烷灭火剂作为一种高效灭火剂应用于各个行业。在人们认识卤代烷灭火剂是消耗臭氧层物质之前,认为卤代烷1211和卤代烷1301具有既清洁又安全的特性。

卤代烷1211及1301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火灾是由点火源、氧化物及燃料三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举例来说,大部分可燃物都含有碳及氢元素,由于能量的激励使得围绕碳原子的氢原子从其轨道上脱离下来, 同时要产生附加的能量并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氢原子的解脱并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顺序进行的,每个氢原子解脱时所需能量越来越少,因而反应是加速进行的。释放的能量加速了燃料的分解并加剧了火灾的能量。当第一个氢原子解脱时,要产生称为自由基的高活性基团,在其外部轨道上存在着非配对的电子,这些自由基将发生一系列的链式反应

向火场施放的卤代烷灭火剂在燃烧区受到高温的作用发生分解,分解释放的卤素游离基(溴·、氟·、氯·等)将使燃烧反应区中的活性游离基(氢·、OH·)惰化。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燃烧反应减慢, 直至完全停止。

以上看睡着了不负责。

卤代烷1211和1301灭火剂是一种稳定的惰性化合物, 达到灭火浓度时具有较低的毒性。但其热分解产物是氟化氢,和溴化氢一样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卤代烷灭火剂共同的毒性特征是,这类灭火剂极易溶于脂肪, 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开始呈兴奋状态,随之出现眩晕、恶心、头痛,继而昏迷不醒。这类灭火剂中毒通常通过呼吸道而引起,如果长期处于超过允许浓度极限的这类介质中,便会出现神经系统衰竭、呼吸紊乱、心脏活动和肝肾功能破坏等现象。这类灭火剂热分解后,其毒性增大, 可达到它本身的十几倍, 甚至几十倍, 热解产物主要对人的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毒害作用。

卤代烷破坏臭氧层的机理,普遍认为是:卤代烷和氟氯烃的氯原子和臭原子协同作用,消耗大量的臭氧,在平流层以下空间,卤代烷和氟氯烃的分子结合是比较稳定的,只有上升到臭氧层,受到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卤代烷和氟氯烃释放出氯、溴原子与周围活泼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的氯、溴化合物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又分解为氯原子和溴原子,进入新的与臭氧反应的循环,直到臭氧浓度低于反应所需的值,反应才能中止。卤代烷和氟氯烃的寿命长达75到100年。一个氯原子能消耗10万个臭氧分子,一个溴原子能消耗30万个臭氧分子,就是说,溴原子破坏臭氧的能力是氯原子的30倍。

综上所述,ECO船级符号要求船用灭火剂禁止使用卤代烷。

本站文章如未标明来源,均为本站编译、编辑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龙de船人”,违者必究。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